正定非遗: 麻绳编织技艺的传承与发展

马福瑞是麻绳编织技艺第四代传承人,他精通各种编织技法,包括正面编、反面编、花样编、七根绳编、单筋骨编和多筋骨编等基础技法。起初,他将麻绳编织成各种小动物,只是作为一种手艺进行娱乐消遣,有时会摆摊或赠送给亲朋好友。近年来,马福瑞携带他的编织作品在上海、石家庄等地进行展示和销售,还参加了市非遗中心和文化馆联合举办的传统手工技艺活动"非遗进校园",在正定一中现场教授学生简单的麻绳编织,受到师生们的好评。麻编编织技艺主要包括以下几个环节:

1. 麻品种和材质的选择

选择适合编织的麻品种,并考虑麻的成熟度,即采收的季节,以及晒麻后麻绳选取的部位。

2. 麻纤维的加工贮藏

学习使用麻纤维加工工具和具体工艺,了解蒸煮配方以及贮藏时的温度、湿度和光照要求,还需要掌握防止麻纤维变质和虫蛀的技巧。

3. 麻绳的加工

了解搓麻绳所需的工具,不同类型和长度的麻绳粗细,以及根据麻纤维的不同部位进行麻绳的选择和分类。

4. 麻绳的染色和剪裁

选择合适的染料和配比,把握好染色的时间,并在合适的季节和时间进行风干晾晒。

5. 麻编的造型

根据动物的生物学特征,凸显动物某一方面的特点,增强艺术性和直观性,提升作品的鉴赏功能。

6. 麻编的定型

在麻编编织完成后,通过温度和湿度的控制,以及适当的处理方法,使作品的造型不变。

7. 麻编的保存养护

了解麻编成品存放的温湿度要求,设计合适的外包装,以及进行后期的养护工作。马福瑞在传统的编织技法上进行了创新,并进一步研究探索了祖传技艺的各个环节。他的技术细节更加规范化、程序化,具备了更高的标准和艺术性。尤其是在麻绳加工、麻绳染色、图案造型、麻编工具、麻编流程、麻编保存和麻编艺术提升等方面进行了更深入的研究和改进,使麻绳编织技艺在传承的基础上得以进一步发展。通过以上工艺的探索和摸索,麻编逐渐成为一门艺术,同时也具备了相对标准化和规范化的特点,这使得麻绳编织技艺得到了更好的传承和发展。编辑:王志胜